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,只是做一次肠镜体检,结果就发现了大肠息肉。
大肠息肉是很常见的一种肠道病变,在我们消化内镜中心,几乎每天都能发现罹患大肠息肉的患者,大肠息肉主要是指结直肠息肉,它是一种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,它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四种因素有关。
①遗传,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大肠息肉,比如家族性多发性腺瘤病,Gardner综合征(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-骨瘤-软组织瘤综合征),Peutz-Jephers综合征(黑斑息肉综合征)等引起的息肉,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。
②长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,长期高脂肪饮食,缺少膳食纤维的摄入,会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生风险。而少吃高脂肪食物,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谷类植物和水果则能降低大肠息肉的发生风险。
③长期吸烟及酗酒,均能增加大肠息肉的发生风险。
④有肠道基础疾病,比如有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患者,更易罹患大肠息肉。这可能是肠道慢性炎症反复刺激肠黏膜所致,这些患者往往更易罹患炎性息肉。
大多数时候,大肠息肉不会引起任何不适,它不痛不痒,只是在肠镜检查的时候意外被发现。
只有极少数的大肠息肉,会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,大便带血,大便性状改变,同时还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适,比如腹痛,腹泻,还有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消瘦,贫血等全身症状。注意留意这些排便症状,及时去医院做肠镜体检,有时能提前发现这些隐藏很深的息肉。
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有些人发现大肠息肉,认为只是小小的息肉,自己又没什么不适,完全可以不管它,但也有些人得知自己有大肠息肉后,惊恐万分,他们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,大肠息肉会发展为大肠癌,到时候再来治疗,必定得不偿失,所以发现了不如早点切除好。
大肠息肉究竟要不要切除,关键是看它的病理学性质。
按照病理学性质,大肠息肉分为腺瘤性息肉,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。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,恶变率也有明显的差异。像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,均属于非肿瘤性息肉,恶变的风险很低很低,打个比方,这好比彩票中奖。
腺瘤性息肉则属于肿瘤性息肉,根据息肉中绒毛成分的多少,又可分为管状腺瘤,绒毛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三种类型,像老向的肠息肉,病检提示为绒毛状腺瘤,其实就属于腺瘤性息肉。总体来讲,腺瘤性息肉癌变的风险要远远超过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。
研究发现,50%-70%左右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性息肉,它的发展过程是正常肠黏膜-腺瘤-癌,这个过程大约是5-15年左右的时间。在腺瘤性息肉里,管状腺瘤、绒毛管状腺瘤、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分别为10.2%、33.6%、50.4%。
鉴于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恶变的风险很低,所以发现了也可以动态观察。如果在观察的过程中,息肉没有任何变化,你也没有任何不适,那么就无需进一步干预。但是腺瘤性息肉则不同,鉴于腺瘤性息肉有较高的恶变风险,存在于肠道里就像一颗颗定时炸弹,所以发现只要发现上述三种腺瘤性息肉,最好还是及时切除,很多人害怕手术导致的创伤,觉得为了切除息肉而去进行外科手术,得不偿失。作为消化科医生,我常常告诉患者,目前切除大肠息肉,主要通过微创方式,由于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,使得肠镜不仅成为大肠息肉的一种检查方式,还是有效治疗的工具。
内镜下切除大肠息肉具有视野清晰,创伤小,疗效佳,恢复快等优势,所以目前被广泛用于大肠息肉的治疗,这种微创方式,并不会在体表留下任何伤口。
很多人认为只要医生把大肠息肉切除了,那么它一定不会复发了,也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无需再到医院去复查,事实上,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。
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,明明半年前切过肠息肉,可是仅仅只是过了半年的时间,去医院复查发现肠道里又长息肉了。国外有研究报道,大肠腺瘤性息肉摘除后3-5年内的复发率在20%-50%,国内的研究则报道,息肉摘除后1年内累计复发率为38.1%,2年内累计复发率为78.2%。
由此可见,大肠腺瘤性息肉不仅有一定的复发率,而且复发率还不低。
为了降低大肠息肉的复发率,即便切除了,也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由于缺少足够的膳食纤维是诱发大肠息肉的重要因素,所以在切除肠息肉之后,一定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,不要顿顿都是大鱼大肉,还应该注意补充蔬菜、水果和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。同时还要戒烟戒酒。鉴于大肠息肉有复发倾向,定期复查就显得尤为重要,建议大肠息肉切除后,按照半年,一年,两年,五年的时间间隔定期到医院复查肠镜。
对于复发的大肠息肉,如果病检还是属于腺瘤性息肉,可以考虑再次摘除。很多人担心,做手术的频率太高,会对肠道造成伤害。事实上,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,内镜下摘除肠息肉属于微创,它不是切除肠管,并没有改变肠道的结构,虽然做息肉摘除可能存在一定的出血和穿孔风险,但总体来说,进行息肉摘除,患者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。